
在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陈俊潇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名字。他在学习、科研、体育等多个领域表现卓越,是新时代全面发展的大学生。
人生在勤,志达天下
陈俊潇的学习成绩稳居前列,他的努力与毅力得到了同学老师们的认可。
“只要还没到最后出结果的那一刻,我知道我就还有机会”,陈俊潇说,“我不想自己辛辛苦苦三年,到最后甚至连尝试一下的勇气都没有。”在前两学年偏科导致成绩不理想的情况下,陈俊潇发奋图强,在大三学年将各科的平均分提高了足足5分,成功挤进了加权成绩专业前5%的“卷王”行列。在前三年的学习中,他获得了两次校级一等奖学金、一次国家奖学金,最后成功获得了推免资格,为自己的本科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勇攀高峰,铸就辉煌
陈俊潇大一下学期便跟随王世元老师进入实验室进行学习研究,从最开始作为团队中的学习者、观察者,逐渐发展为有大胆观点、有创新思路的主要参与者。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创新思维,他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荣获全国二等奖,成功从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彰显了其非凡的能力。此外,陈俊潇在IEEE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了论文,并作为主持人,申报结题了一项有关主动降噪的重庆市大创项目。
陈俊潇表示:一个完整的科研过程包括了前期的文献调研,构思观点,提出假设,构建理论模型,做实验/计算验证,采集实验/计算结果,分析数据,总结结论,撰写文章,修改发表及后期围绕文章的学术交流等一系列的完整的过程。它是一个具有高度创造性和未知性的很有意思的探索的过程,如果你真的对某一个领域很感兴趣,那读文献的时候你会因为收获了新知识而喜悦,构思理论并验证的过程就仿佛在解一个有趣的谜,而写一篇新的文章就像是在给别人认真地讲一个故事。
激情与坚韧同行
“我很喜欢站在比赛场上的感觉”,陈俊潇说,“每一次比赛,都能给予我一个成长的空间。赛场给了我一个不断挑战自我的机会,同时也见证着我一次次的突破。”陈俊潇所说的正是竞技体育的魅力所在。2023年4月,陈俊潇代表西南大学参加了重庆市大学生田径比赛,在甲组男子4X400栏项目中成绩排名第八名,第一次参加比赛的他有些力不从心。有了这一次的经验,在之后一年里面,他训练更加刻苦,并成功在重庆市2024年大学生田径比赛中获得甲组男子110米栏第四名和400米栏第八名。
“短短的0.5s,不足我眨一次眼,但却让我耗费了好几年的时间”,陈俊潇说,“我只记得那个时候没人看好,现在却开始说我有天赋,我想,此刻我已经赢了。”反复练习、不断重复达成的肌肉记忆是竞技类体育成功的通识技巧。对此,作为公共体育田径队队长的陈俊潇却有自己的看法。陈俊潇说:“想要在比赛中取得一个好成绩,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依靠大量训练,还要学会去动脑思考,多练多拍多思考多学习,及时修正自己的技术动作。简单来说,体育运动是需要动脑的。”
他说:“这三年最大的收获,就是遇到了那些形形色色的人们。虽然,他们有的让我身陷险地,有的帮我逃出泥沼,但就是这样,才让当年那个自大的我清醒了许多。我现在觉得内心无比强大。稍加休整后,我将继续出发,希望不久的将来,我们还能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