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公开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成功举办智能系统感知与控制第一期前沿论坛会

发布日期:2025-04-29 点击数:


4月27日,智能系统感知与控制第一期前沿论坛在学院圆满落下帷幕。论坛以“智能驱动未来,技术赋能变革”为主题,来自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华东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中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近十所高校的十余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国家级青年人才,以及学院百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论坛。

   

开幕式上,学院党委书记李传东主持活动,并代表学院对与会嘉宾和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接着院长李鸿一发表致辞希望通过本次论坛的举办能够进一步推动智能系统感知与控制领域的发展,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增进各方学术交流,促进产学研深度合作与创新。同时,对学院的发展历程、学科建设、科研成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做了介绍,让与会者对学院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接着,论坛相继举办了7 场主旨报告,涵盖了智能系统感知与控制领域的多个前沿方向。上午,IEEE Fellow、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华东理工大学唐漾教授带来“多微纳星信息自主传输、协同观测与决策优化”的报告。唐漾教授针对微纳卫星资源受限的问题,基于智能无人系统等技术展开研究,为智能无人系统信息传输等理论与应用提供借鉴。

华东理工大学唐漾教授报告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南大学罗彪教授分享了“强化学习智能优化控制与决策”的报告,深入剖析深度强化学习在复杂系统优化控制与决策方面的应用。

中南大学罗彪教授报告


国家青年拔尖人才、华南理工大学张智军教授分享了“Partial Differential Neural Network Optimization Framework for Estimation and Control of PDE Systems via Multi-Mobile Robots”的报告,讲解了如何利用偏微分神经网络优化框架解决大规模时空过程的监测与控制难题。

华南理工大学张智军教授报告


IEEE Fellow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赵冬斌教授以“基于生成式模型的强化学习”为题,介绍强化学习与生成式模型的关系及团队研究成果。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赵冬斌教授报告


下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华东理工大学严怀成教授聚焦 “AI + 多组学数据融合与精准诊断的现状与挑战”,介绍医工交叉领域的研究成果与面临的挑战。

华东理工大学大学严怀成教授报告


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南京邮电大学物联网学院副院长解相朋教授带来“可解释人工智能驱动的工业信息物理系统建模与优化控制”的报告,提出新的建模理论与控制方法,为工业信息物理系统智能化升级提供了新路径。

南京邮电大学解相鹏教授报告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电子科技大学梁洪晶教授以“基于人在回路的无人系统智能集群协同”为主题,深入探讨无人系统在复杂场景下的智能集群协同策略,为无人系统的实际应用带来新的思路。

电子科技大学梁洪晶教授报告


整个论坛现场讨论热烈,气氛活跃,专家学者们各抒己见,思维的火花激烈碰撞。无论是对于报告中的技术细节,还是对未来研究方向的探讨大家都积极参与,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观点和建议。

闭幕式上,李鸿一院长作总结发言向所有参与本次论坛的专家学者和师生致谢。感谢会专家带来高水学术报告,毫无保留地分享前沿成果与创新理念,这些分享不仅拓宽了大家的学术视野,为智能系统感知与控制领域的发展指引了方向。同时,也向为论坛服务幕后工作人员表达了谢意,正是他们的辛勤工作,才保障了论坛的顺利进行。

据悉,主办智能系统与控制第一期前沿论坛是学院积极谋划学科建设、持续推进有组织科研的重要举措本论坛旨在聚焦智能科技领域的前沿突破与产业变革,致力于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高端交流生态,推动智能感知、自主决策与协同控制技术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发展。通过搭建学术前沿洞察、技术跨界融合与产业资源对接的三维平台,助力全球智能系统领域的学者、工程师与管理者共探技术边界,共绘智能系统赋能千行百业的创新图景。


文字、图片:赵友

审核:谢俪

地 址:重庆市北碚区天生路2号

电 话:023-68250394

邮 箱:dxxybgs@swu.edu.cn

Copyright © 2013 - 2021 ceie.swu.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书记邮箱:cdli@swu.edu.cn

院长邮箱:lihongyi2009@swu.edu.com

纪委邮箱:xl2009@swu.edu.cn

实验中心综合管理平台登录

版权所有 @2022西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